
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 · 纳德拉(Satya Nadella)近日透露了该公司在 AI GPU 方面的最新状况,表示目前没有足够的空间或能源来引入更多的计算能力。
近期有一种观点认为,英伟达及整个 AI 产业最终会面临"算力过剩"的局面——也就是说,通过部署 AI 芯片获得的单位算力增长将难以长期维持。而对于英伟达 CEO 黄仁勋此前提到的"未来两三年不会出现算力过剩"的说法,微软 CEO 纳德拉在 BG2 播客中则持不同看法:
他认为,业界当前正遭遇的是"电力过载"(power glut)问题,导致许多 AI 芯片"只能放在库存中,无法接入使用",本质上形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"算力过剩"。
纳德拉说道:"关键的问题是什么?其实正如 Sam(指 OpenAI CEO Sam Altman)所说,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,并不是算力过剩,而是电力。"
他进一步解释:"如果你无法解决这个问题,那就会有一堆芯片躺在库存里,我却无法将它们接入系统。事实上,这正是我现在面临的现实问题。问题不在于芯片供应不足,而在于——我没有可以插入这些芯片的机架环境(warm shells)。"
如今,算力基础设施的扩张竞赛已进入一个新阶段——像微软这样的科技巨头已经无法在现有配置中容纳更多芯片。纳德拉所说的"电力过载"问题,其根源在于:随着每一代产品的升级,英伟达机架级架构的功耗需求急剧攀升。据报道,从 Ampere 架构到下一代" Kyber "机架设计,整机架的功耗(TDP)预计将增加多达 100 倍。
在英伟达不断推进架构性能极限的同时,行业也不可避免地会触及一个瓶颈——能源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。微软 CEO 的表态表明,这一能源与算力之间的约束已然出现。许多专家也在讨论这一趋势,但目前全球在扩展电力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仍远远不够。
至于"能源不足是否会导致英伟达芯片卖不出去"这一问题,纳德拉也回应称:短期内的市场需求难以预测,这仍取决于供应链的进展与整体能源条件。
股票在线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