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| 菠萝
(一)
阿司匹林是一种家喻户晓的神药,用途广泛。不管是牙痛、头痛、肌肉酸痛还是感冒发烧,它控制症状都有很好效果。同时,它还能抗血栓,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守护神。但最近几年,它被讨论得最多的一个新功能是:防癌!
最早的线索是科学家一个意外发现:因为别的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,结直肠癌、胃癌、食道癌的风险似乎都降低了。
这个发现让人很兴奋,但它只是相关性,并不能说明因果关系。为了真正研究阿司匹林能否防癌,我们需要随机对照研究。
这几天,顶尖的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上就发表了这么一个重磅的临床试验结果。它证实了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就可以防癌:对于拥有特定基因变异的结直肠癌患者,低剂量的阿司匹林让复发率下降了近一半!
结直肠癌是一种很常见的癌症,即使能手术的患者,仍有30%到40%面临复发风险。一直以来,我们都在寻找手术后可以减少复发的新办法,这次的这项重大发现,为结直肠癌的辅助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新思路,也给阿司匹林“神药”光环再添一笔。
展开剩余76%(二)
长期以来,关于阿司匹林能不能防癌,一直具有争议。虽然有统计发现,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,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似乎更低,但也有研究显示没有差别,这让人感到很困惑。
有科学家猜想:阿司匹林会不会只对特定类型的肿瘤有效?
在癌细胞内部,有一条被称为PI3K的基因通路,它就像是细胞的“指挥部”,负责调控细胞的生长、分裂和生存。在约三分之一的结直肠癌患者中,这条通路发生了变异,导致癌细胞变得异常活跃,疯狂增殖。在细胞和动物试验中,阿司匹林展现了对PI3K通路突变肠癌的良好抑制作用,因此科学家决定到人体上试试到底行不行。
为了确保结论的可靠性,科学家采用了最严格的科学方法:双盲、随机、安慰剂对照试验。
他们从欧洲多国的33 家医院招募了超过600名1期、2期或3期结直肠癌患者。这些患者都已完成了标准手术治疗,而且肿瘤经过基因检测,确认存在PI3K通路基因的变异。
随后,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,一组每天服用160毫克低剂量阿司匹林,另一组则服用外观完全相同的安慰剂。整个过程中,医生和患者都不知道自己服用的是哪种药,这就是“双盲”设计的精髓,它能最大限度地排除心理作用和偏见的影响。随后,科学家对患者进行了整整三年的密切随访,记录他们的健康状况,尤其是是否出现癌症复发。
研究结果出炉的时候,就连研究者自己都震惊了:服用阿司匹林的人,癌症三年复发率下降了接近一半!
如果是拥有PI3K通路经典突变(PIK3CA基因第9或第20外显子突变)的患者,复发率从14.1%降到7.7%,如果是其它PI3K通路突变(比如PIK3R1或PTEN)的患者,复发率也是从16.8%降到7.7%。
两组都非常显著。
这意味着,只要有PI3K通路突变,无论哪种亚型,每天一粒小小的、超级便宜的阿司匹林,就能将他们的复发风险降低一半,更多患者在3年后保持了健康的无瘤生存状态。
问题来了,阿司匹林为什么能预防癌症复发?
答案是:依然不是100%清楚。
目前猜测,阿司匹林可以通过抑制COX-2这种在炎症和癌症中都扮演重要角色的酶,干扰PI3K信号通路活性。打个比喻,PI3K通路变异就像肿瘤生长的“油门”,而阿司匹林就像“刹车”,有效地减缓了癌细胞的卷土重来。
这项研究的成果,无疑将对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以后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后,医生很可能会建议他们先进行基因检测,如果发现属于那30%~40%存在PI3K通路变异的情况,那就值得讨论要不要把低剂量阿司匹林加入到辅助治疗方案。
这就是精准医疗。
(三)
当然,任何事儿都有两面,在我们共同庆祝科学进步的同时,也还得提醒一下潜在风险。
是药三分毒,阿司匹林的一大副作用是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。这次试验中,阿司匹林组患者出现严重副作用的比例是16.8%,高于安慰剂组的11.6%,大多数问题都和出血或血栓有关。因此,虽然阿司匹林很容易买到,还是建议患者不要自己买来吃,而是要和主治医生商量,根据自己情况来权衡利弊。如果决定服用,也需要定期复查,做好风险监控。
这项研究依然留下了不少科学问题:最佳的阿司匹林剂量是多少?服药需要持续多久,两年,五年还是终身?对于没有PI3K通路变异的患者,阿司匹林是否完全无效?3年复发控制很好,但10年后呢?这些都需要后续更多的研究来回答。
但不管怎么样,这次的研究都足够令人兴奋。它为癌症辅助治疗的精准化、个性化方向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未来的癌症治疗不再是简单“一刀切”,而是通过基因检测和蛋白检测等手段,找出最适合每个人的那把“钥匙”。
这次的钥匙正好是又便宜,又好用的阿司匹林,简直是梦想成真了。
致敬科学,致敬生命!
*本文旨在科普癌症新药背后的科学,不是药物宣传资料,更不是治疗方案推荐。如需获得疾病治疗方案指导,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。
参考文献:
Low-Dose Aspirin for PI3K-Altered Localized Colorectal Cancer. N Engl J Med 2025;393:1051-64.
_________
发布于:浙江省股票在线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